2022(2):193-196.
摘要:目的 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5(MEK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3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收集癌灶组织113例,癌旁组织70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信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MEK5表达情况,比较癌灶组织与癌旁组织MEK5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BU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分析BUC患者24个月的预后状况,并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显著性比较;采用Cox模型分析BUC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灶组织的MEK5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BUC组织中MEK5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均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均P<0.05);与MEK5阴性表达相比,MEK5阳性表达的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高(39.13% vs. 68.66%,P=0.002),无进展生存期较低(21.512个月vs. 19.294个月,P=0.001);MEK5阳性表达、肿瘤直径≥3 cm、高级别病理分级、T2~T4期、伴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BU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UC患者癌灶组织中MEK5阳性表达率较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为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2022(2):197-201.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鸢尾素、血小板因子4(PF4)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在膀胱癌中的诊断及预后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确诊并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75例(疾病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72例(健康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及血清鸢尾素、PF4、HIF-1α水平,对血清鸢尾素、PF4及HIF-1α水平与膀胱癌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疾病组患者的血清鸢尾素、PF4及HIF-1α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血清鸢尾素、PF4及HIF-1α在膀胱癌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3.25%、78.30%、84.96%)和特异度(88.52%、87.45%、91.02%)(均P<0.05)。75例膀胱癌患者中39例患者预后良好、36例患者预后不良。单因素结果显示,两组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转移、血清鸢尾素、PF4、HIF-1α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转移、血清鸢尾素、PF4、HIF-1α水平是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鸢尾素、HIF-1α水平是影响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子(P<0.05)。血清鸢尾素、PF4及HIF-1α在膀胱癌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灵敏度(70.12%、89.11%、86.52%)和特异度(78.96%、82.23%、91.07%)(均P<0.05)。结论 血清鸢尾素、HIF-1α、PF4水平在膀胱癌患者中上调,高水平的血清鸢尾素、HIF-1α及PF4与膀胱癌术后的预后不良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2022(2):202-206.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X染色体失活特异性转录本(LncRNA XIST)评估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术前和体检时采集空腹状态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VEGF、MCP-1、LncRNA XIS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术后随访1年,记录术后6个月和1年生存率。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血清VEGF、MCP-1、LncRNA XIST预测膀胱癌患者生存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VEGF、MCP-1、LncRNA XIST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不同亚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VEGF、MCP-1、LncRNA XI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EGF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肿瘤最大直径、T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分级、局部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转移有相关性(P<0.05);MCP-1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T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分级、局部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P<0.05);LncRNA XIST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T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分级、局部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有相关性(P<0.05)。血清VEGF、MCP-1联合LncRNA XIST检查对膀胱癌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均高于单项和双项检查(AUC=0.909,95%CI:0.850~0.968;AUC=0.682,95%CI:0.538~0.826)。VEGF、MCP-1和LncRNA XIST高表达组的膀胱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VEGF、MCP-1联合LncRNA XIST检测有助于提高膀胱癌患者诊断率,且对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2022(2):207-210.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及对血清CA125、α-FR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以上,记录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及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时检测患者的血清α-FR和CA125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的治疗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vs. 10%,P>0.05);观察组治疗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7);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时观察组的血清α-FR和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术后吡柔比星治疗膀胱肿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血清CA125、α-FR水平。
2022(2):210-214.
摘要:目的 评估黏膜下注射分离技术辅助针状电极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T)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7例NMIB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三组:其中行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2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TUERBT)患者设为观察A组(21例),行黏膜下注射分离技术辅助针状电极剜除术患者设为观察B组(23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患者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膀胱刺激征等手术并发症情况及术后二次活检阳性率和预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B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膀胱刺激征及血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B组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及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A组(均P<0.05)。观察B组和A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活检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黏膜下注射分离技术辅助针状电极剜除术治疗NMIBT相比TURBT和TUERBT更加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设备门槛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2):214-218.
摘要:
2022(2):228-231.
摘要:
2022(2):235-238.
摘要:
2022(2):242-246.
摘要:
2022(2):250-253.
摘要:
2022(2):254-258.
摘要:
2022(2):283-286.
摘要:
2022(2):287-290.
摘要:
2022(2):290-294.
摘要:
2022(2):308-313.
摘要:
2022(2):313-316.
摘要:
2022(2):338-340.
摘要:
2022(2):344-345.
摘要:
2022(2):349-352.
摘要:在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治疗中新的免疫治疗方案如免疫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以及免疫联合等方案已取代了传统的细胞因子治疗方案。近年来将不同治疗方案有机结合的免疫联合疗法也显现出优异的疗效,其中一些联合治疗方案已被纳入新的临床治疗指南,这些新治疗方案的出现丰富了临床医生治疗mRCC的手段。近期几项重磅免疫联合治疗研究结果的揭晓,掀开了mRCC治疗的新篇章。本文将对免疫治疗在mRCC中的临床治疗应用以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2(2):353-356.
摘要:膀胱灌注卡介苗(BCG)免疫治疗是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的一线治疗选择。然而,膀胱癌的高复发率仍无法有效控制。免疫治疗在各种恶性肿瘤中普遍应用,尤其PD-1/PD-L1抑制剂被批准应用于晚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治疗,为新型免疫治疗NMIBC提供了基础。本文就免疫治疗在NMIBC治疗领域的发展和局限性进行综述,包括BCG、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肿瘤疫苗、溶瘤病毒、抗体偶联药物(ADC)、基因疗法等治疗手段,为NMIBC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借鉴。
2022(2):356-359.
摘要:世界上所有被诊断出的癌症中膀胱癌排在第九位,全世界每年有近5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驱动蛋白超家族(KIFs)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膀胱癌。驱动蛋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助于染色体沿微管的细胞内转运,在合成时机上受到严格的调控,即在需要时才存在。它们的失调可能使姐妹染色单体过早的分离,从而导致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这突出了其在癌症中的重要性。本文就KIFs在正常细胞或者膀胱癌细胞中的功能、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及针对驱动蛋白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湘雅医学期刊网是由“湘雅医学期刊集群”建设项目(《培育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建设工程项目(2021)》)搭建的、汇集了参与项目期刊内容资源的网站。本项目执行单位为湘雅医学期刊社(湖南省湘雅医学期刊社有限公司)。
欢迎更多医学期刊加入“湘雅医学期刊集群”。
纸质期刊相关问题:
电子期刊/APP相关问题:
客服邮箱:xyyxqks@163.com
备案号:湘ICP备17021739号-8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信号:cmaclub)
扫描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