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HIV肺隐球菌病组织病理与CT影像比对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通过对肺隐球菌病CT影像与组织病理的比对分析,提高对肺隐球菌的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胸部CT发现、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切除、术后病理确诊的53例肺隐球菌病患者.通过比对胸部CT和组织病理图像特点,分析引起肺隐球菌影像学改变的组织学基础.结果:胸部CT显示在53例肺隐球菌病灶中,49例结节状、3例斑片状、1例斑片结节混合影;49例病灶不超过3 cm,其中24例小于1 cm;45例病灶距胸膜不超过1 cm;50例为高密度或高低密度混杂影,3例为磨玻璃影;18例病灶内见空泡,4例见透亮区,4例见支气管充气征,3例见空洞;24例病灶边缘见毛刺,13例边缘呈分叶状;31例病灶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22例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出现晕征/磨玻璃影、血管集束和胸膜凹陷.组织学特点:53例肺隐球菌病灶中49例为肉芽肿性炎症,4例为非肉芽肿性组织细胞反应;肉芽肿病变中12例有炎性坏死、3例空洞形成、3例脓肿和1例隐球菌湖形成,8例见残留肺泡、3例见扩张支气管;病灶边缘机化13例,纤维包裹及炎性增宽肺泡隔各4例;病灶周围见出血及水肿18例,血管扩张、纠集和穿透共15例,胸膜牵拉10例.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各种组织学特点导致了相应的影像学改变.了解引起肺隐球菌感染CT影像改变的组织学,结合穿刺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可避免过诊断为恶性肿瘤,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格式: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